驻村以来,宋吾力与爱湖村“两委”成员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以组织振兴为总抓手,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爱湖社会组织中心为平台,引导村民自主治理、划分网格精细治理、社会力量协同治理,探索实施“中心+一领三治”乡村治理新模式,将偏僻的渔村蜕变为景美民富的“枕水渔乡”。
助力乡村社会治理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成立后,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把有爱心、肯奉献的村民统一组织起来,依托帮扶村培育村级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服务力量下沉,邀请志愿者到村亮身份、亮承诺、认领服务岗位,协助做好村庄治理工作。通过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在爱湖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法律援助、济危救困、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研基础资源,招募专业的乡村振兴服务队,策划谋划规划乡村发展相关项目;以中心为平台,链接全省600余名第一书记资源,辐射200多个省直单位,邀请相关专业人士组建专家库。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链接公益基金会、省内外相关协会对爱湖社会组织中心进行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基金项目支持与技术支持。与省红十字会对接,为81户困难群众、党员争取春节慰问品;与济宁市微爱青少年发展慈善基金会对接,为10名儿童发放微爱童伴成长计划夏季清凉包;与壹基金、中银公益爱心人士对接,为111户湖区家庭捐赠食用油111桶、面粉111袋;与壹基金、水滴公益及爱心网友对接,为村小学生捐赠夏季温暖包51份,包含雨衣、雨靴、睡袋、玩偶、文具、T恤等物品;易居云(山东)设计有限公司捐赠雨衣100件;荷香阅读活动为25名小学生发放学习包;联合微山荷为贵公益服务中心开展福荷少年、孝荷敬老、青荷云邮等志愿服务项目,联合打造出“经典润泽,红色传承”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我和我的家乡”乡村振兴文化服务社会救助优秀项目;开展 “一对一温暖孤困老人”、“一对一救助困境儿童”、“大病救助”活动信息采集工作;志愿者队伍疫情防控冲到第一线对村居进行义务消杀志愿活动、辅助核酸检测工作等;组织走访孤寡老人,真心关爱暖人心活动等等。推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特困人员、困境老党员等困境人群的关爱服务,经常嘘寒问暖,协调做好帮扶工作。
申报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资助微山县昭阳街道中心小学和昭阳街道希望小学价值3.2万元的教学器材,可以为3-6年级24个班1187名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围绕乡村社会治理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德治、法治、自治”共同发力,推动困难群众帮扶、志愿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有效实施。
助力乡村人才培育
社会组织发挥专业、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法律服务、社会服务等人才支持和教育培训,扩展优化乡村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升劳动者素质,以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致富。
积极对接团委、退役军人事务局、高等院校等单位,把退役军人、大学生、返乡青年及企事业单位任职人员组织起来,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依托爱湖阳光茶社为基点,形成振兴茶社孵化中心,对本地农民、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进行乡村振兴项目培育、孵化、支持。借助春节返乡、寒暑假等时机,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对乡村振兴献言献策。
以爱湖社会组织中心为载体,积极对接派出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副校(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均到第一书记帮扶村街进行走访,代表学校分四次向帮扶单位捐赠疫情防控物质8万余元,捐建希望小屋1处,捐赠办公电脑142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机关党委与微山县昭阳街道党工委举行了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以党建为引领,开展校地合作,在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微山县人民医院已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内镜、呼吸、骨科、放射、肾病、肿瘤等专科建立联盟,在提升医疗水平、培养医护人员、开设专家门诊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抓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契机,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协助团县委开展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学院“希望小屋”挂牌及“领航工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岱下之翼”康复与健康管理专项实践团队实践活动、药学院“岐黄本草”志愿者服务队专项实践活动、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七彩假期”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荷筑梦”2022年暑期大学生志愿活动等活动。

爱湖村做好人才返乡和人才下乡工作的结合,把本村在外的退休干部、企业家、打工人员、乡贤等号召返乡,通过乡情感召、产业发展等吸引回乡发展,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做好人才吸引,实行动态管理。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招引越来越多高学历、高技术为特征的创业者进驻,乡村必将成为各路有头脑、有远见、有闯劲的有志之士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真正做到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个体贡献青春力量。
招引打造网红电商企业进入村庄,“以打造孵化基地为目标,以微山湖爱湖微景点切入,以湖区渔湖产品为主线,以培训村内人员为重点,以网红经济带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思路,加速了“商家出产品,网红来卖货”的模式。目前,已成功引入网红电商企业入驻。
以“服务乡村群众,助力乡村发展”为己任,与县红十字共同打造博爱家园项目,在爱湖村落地生根,结合爱湖村实际为前提,持续开展助健康、扶老弱等人道救助活动,打造真正惠及民生的阵地。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2021年12月,爱湖村成立村民小组自治会,村民小组自治会以《爱湖村培育发展村民小组自治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为依据,在街道党工委、村委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的监督管理和村民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在省派第一书记宋吾力的协调推进下,爱湖村村民小组自治会与爱湖社会组织中心相辅相成,小组组长带领志愿者在丰富村级生活、助力中心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弘扬乡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示范带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爱湖村村民小组自治会和爱湖社会组织中心以“只要村民需要,服务队就在”为宗旨组建了“好媳妇”美丽家园行动队、“新财富”兴业帮扶指导队、“爱上湖”平安工作队、“老来乐”文化社等4支村民志愿服务队,陆续开展各类活动,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荷香阅读乡村计划”项目,通过图书漂流活动,颂扬乡村阅读新变化,以书滋养儿童的内心、丰富儿童文化生活。提高儿童阅读的兴趣,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爱湖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对工作及时总结,形成《发展村民小组自治会 推进现代乡村新格局》实验区创新案例的申报材料。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局征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典型案例的通知,提报《走,去乡村,到爱湖——省派第一书记携手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经典润泽 红色传承”被推选为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微山县:突出湖区治理特色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一文在《中国社区报》发表,分别从县级、村级不同角度深度推介了微山县基层议事民主协商典型经验做法。
助力乡村生态保护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和村民小组自治会共同建立村民激励机制,实行信用积分制度,利用数字广播、村民信箱、光荣榜(墙)、和村史馆、文化礼堂等载体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和政策,推广节水、节肥、节药农业产业,积极参与乡村绿化、植树造林、环境治理、垃圾分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鼓励社会组织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提供支持,推动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并开展评选表彰;在评选优秀党员、劳动模范,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时,参照信用积分,把村民贡献度作为重要依据,不断增加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力度,不断激发村民小组自治会履职活力。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协同微山荷为贵公益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社会资源,邀请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等专家资源,就帮扶村现有资源进行分析研判,召开乡村振兴融合创新项目交流会,对原有项目进行解剖、升级,根据村现有资源提出发展思路,做出村发展规划。依托优势资源对创新型乡村振兴项目进行共创、共建、共富、共赢落地实操陪跑。
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助乡村信息化项目”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2022年山东乡村振兴创客培育计划,募集9.75万元,购置台式机17台,笔记本电脑1台,彩色打印机1台,一体机6台,大幅度提升帮扶村信息化水平。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与微山荷为贵公益服务中心积极对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打造品牌项目:走,去乡村(践行社会责任)。“我和我的家乡”项目入选山东省民政厅2022年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
爱湖社会组织中心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局 民政部发布的《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平台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汇聚更多民情民意、民智民力,激发更大社会活力、社会资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爱湖社会组织中心将从助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塑造现代农业品牌、助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多元筹资、助力壮大乡村文化集群、助力构筑绿色发展优势以及致力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激发乡村组织振兴活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