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引领雁阵齐飞 多元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2-11-09     浏览:569     评论:0    
核心提示:90后养蜂人袁小梅,回到家乡的深山中创办小龙女土蜜蜂养殖基地,并分享养蜂技术,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蜜蜂养殖600多箱,年产值近百
 “90后”养蜂人袁小梅,回到家乡的深山中创办小龙女土蜜蜂养殖基地,并分享养蜂技术,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蜜蜂养殖600多箱,年产值近百万元。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贵州省纳雍县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新的发展理念、资金的精准滴灌、数字技术的助力、更为广阔的市场……各种生产要素随着人才一同到来,滋养着这片迈向振兴的沃土。

回乡创业的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90后”养蜂人袁小梅检查蜂箱里蜜蜂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贵州省纳雍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持续激发基层人才活力,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领头雁”培育 “村里人”掌握新技能

林下产业、瓜菜种植是纳雍的支柱产业。每一处产业,都有致富带头人和村党组织带头人负责蹚路。据介绍,今年,通过支部“领头雁”培育,各乡镇组织村(社区)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代表到本辖区示范村开展春耕生产暨种植技术培训,农技人员向参训在村人员详细讲授作物选种、轮作整地、生态施肥、绿色防控等知识。

 

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村民杨虎虎在自家果园里采摘樱桃。(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筑巢引凤“新农人”变为“兴农人”

陶营村位于纳雍县厍东关乡,得益于一次机缘,村里开始发展樱桃产业。经过20年左右的培育,陶营村发展了近5000亩的樱桃树,为壮大樱桃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村里聘请返乡创业人员、优秀大学生等进入村两委班子,配强人才队伍,负责技术培训、电商发展和事务管理等工作,谋划产业布局;还在陶营村农村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下,建设冷链仓库、开发培育品牌、进行市场推广等,推动全村樱桃产业更上一层楼。

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政策,如今的纳雍县,更多的有志青年回到家乡。从进城创业,到入村淘金,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返乡人”和“新农人”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在农村投资创业,带动人才、资金、技术向家乡流动,乡村振兴迎来充满活力的新局面。(李文)


 
 
打赏
 
更多>同类规划案例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规划案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