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那么,国家农业公园规划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做好六个方面是关键!
晟景文旅:营山白塔公园人文景观雕塑
1、市场为导向。
农业产业规划始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推进农业公园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把科技力量、社会资金、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到农业公园产业布局规划和综合开发中来。
2、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以生态农业理念为指导,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政府引导,企业参与。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公众参与”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技术和经营组织的发展。
晟景文旅:雅安市雨城区雅鱼湖旅游策划
4、发挥比较优势。
深入挖掘农业公园内农业优势和潜力,结合公园内及周边农业资源,通过比较优势集中生产要素,集约开发,突出农业公园农业特色和优势。
5、产业规划思路。
农业公园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要着重考虑公园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将其贯穿于农业布局规划始终。从有利于公园内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调特色,分步实施。
6、产业功能定位。
伴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农业教育板块、农业文化创意板块、农业云端等农业四、五、六产业相继出现,并最终形成新型的“农业6.0”综合发展模式。农业公园以农业6.0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托特色资源,着力推动发展特色种养、加工农业、休闲农业、科普农业、文创农业、云端农业。
晟景文旅:四川广元市米仓山大峡谷景观
结语:国家农业公园是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四川晟景文旅(www.sngct.com),一直致力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景区提升、生态建设、城市更新等三大消费场景下的文旅资源,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构建起涵盖规划策划、品牌创建、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新媒体运营等服务内容的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